万里归途

鄱阳湖守卫者,12年来救助800多只候鸟
“这只天鹅得了落毛性皮炎,溃疡了,痒得不得了,毛都自己咬掉了”,候鸟医院的李春如感叹道。面前的小天鹅见有人来,张着嘴巴发出“呼哧呼哧”的警告,它的一只脚骨折了,被李春如包扎后,已经逐渐恢复,从脖子到屁股毛都掉光了,惨不忍睹。不过李春如有信心“我绝不会让它掉队,今年4月它一定可以飞走”。
由潇湘晨报·晨视频发起,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一江碧水,翩翩有你——生态文明融媒体记录工程”》项目,将记录冬天候鸟们穿越半个地球回到温暖南方的故事。这期的主角是鄱阳湖边护鸟的村民。
退耕环湖后,村民自发成立护鸟队
2024年的第一轮红日刚刚从鄱阳湖西岸升起。排上许村的村民许小华与马祖桃就已站在大堤上开始巡湖,从2012年成立大雁保护协会以来,他们已经相继发展了50多个沿湖村民加入保护候鸟的队伍中来。
上许村位于江西省鄱阳湖东岸都昌县多宝乡境内,都昌县拥有鄱阳湖沿岸最长的湖岸线,大雁保护协会负责看护的是其中11.5公里长的地方。这里滩涂众多,湖汊纵横,以马影湖为中心向外辐射,因为位于鄱阳湖最北端,冬季候鸟最先来到这里。
马影湖以前是排上许村的农田,1998年被洪水淹没之后,就逐渐淤积成一片滩涂,成为候鸟的乐园,许小华介绍。它的外围有一圈堤坝,把马影湖隔成内湖。马影就是当地方言彩虹的意思,所以马影湖也叫彩虹湖。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天鹅湖”,每年在马影湖越冬的天鹅有时可以达到数千只,成为这一带的标志景点。马影湖的西端,是一个大渔场,冬季干塘时会吸引鹭鸟、鸻鹬前来觅食,偶尔也会出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
大雁保护协会的成立就是为了守护这片偏远的水域。协会成立12年来,每天有固定村民上堤巡湖,别看是村民,认鸟却很专业,每天统计候鸟数量,监测鸟群动态,劝阻岸上扰鸟的行为,包括捡走湖里的垃圾。
2024年的元旦,站在北风呼啸的马影湖大堤上,许小华就在望远镜中看到了80多只东方白鹳,他很兴奋,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马影湖能够看到它们,说明这片湖区的生态十分良好。
“马影湖里有很多水草,冬季干枯以后,很多大雁就藏在里面掘草根吃,草根又白又胖,甜甜的,小天鹅和大雁最喜欢吃了”,熟稔候鸟习性的许小华生动地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群密集的大雁从空中飞起,它们落在草丛中只露出脑袋,距离大堤大概只有50米,可以看清它们的羽毛。
冬季巡湖是个苦差事,走完11.5公里的湖岸线需要3个小时。湖区风大,遇到下雪天人都会冻僵,马影湖大堤上有个休息站,一个白色的小屋,可以让巡护员进去暖身,这里有个烤火炉,简单休息后,他们还要再走5公里的路程。
鄱阳湖边成立民间第一家鸟医院
巡完湖,许小华带我们去协会的候鸟医院参观,那里来了一只受伤的天鹅。
李春如是大雁保护协会的鸟医生,他在距离马影湖2公里外用自己的房子开设了鄱阳湖边唯一一家民间候鸟医院。许小华和马祖桃在途中遇到需要救治的候鸟,就会送到这里来。
这是一个伸入湖中的半岛,岛上只有李春如一家人。这块岛也是夏候鸟的繁殖地,每年夏季成千上万的白鹭会飞临岛上繁殖,遇到暴风雨天气,很多雏鸟会被打落在地,李春如就是救治这些夏候鸟基础上积累了经验。
许小华将我们带到候鸟医院大门前,刚好有一只受伤的小天鹅在接受治疗。“它得了落毛性皮炎,送过来的时候左腿骨折,心跳很快,皮肤已经溃疡了”,鸟医生李春如打开治疗室,指着那只生病的小天鹅说。
面前的小天鹅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优美的神态。从脖子到屁股都是秃的,胸前有片疮疤已经结痂,看到有人来就张开大嘴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毛是它自己咬下来的,太痒了”,老人心痛地说。
李春如把它的病变组织拿到县医院培养,发现是真菌或金黄色葡萄菌感染。他用西药来治发现不管用,就找一位当地老中医支招,用苦参和辣椒草一起熬成水,摁住给它洗。“之前皮都掉了,现在才慢慢长出来”,李春如感叹道。
“你放心,别看它现在这个样子,4月大雁飞走的时候,我一定让它赶上队伍”,李春如抱着那只天鹅信心满满地说。
在治疗室的隔壁就是鸟医院的手术台,虽然条件简陋,李春如在这间房子里治好了很多候鸟的创伤。治疗的药品很多都是他自掏腰包,从2012年成立大雁保护协会以来,他跟许小华一众村民已经救治了800多只冬候鸟,恢复的好就会放飞,落下残疾的就送到保护区。
鸟医院的院子里有个水池,是供水鸟恢复栖息用的。水池的前面正在开挖一个更大的水塘。“到时候,一些受伤需要恢复的天鹅、大雁、野鸭子就可以到水塘里做训练”,李春如指着面前的推土车说。
李春如十分爱鸟,每年夏季当白鹭进入繁殖期时,他就睡在鸟医院里,每天听着鸟叫是他最开心的事。他跟许小华、马祖桃这些村民一样,都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义务护鸟十几年,他们的事迹在鄱阳湖畔广为流传,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段传奇。
潇湘晨报记者钱烨 摄影记者孔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