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3月5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琼)深圳一场重磅发布会,将一条新政“送上”微博热搜。

2月23日,在“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宣布再度优化深圳引才举措:为赴深找工作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天数由7天延长到15天。此举一出,全网刷屏,并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
从“7天”到“15天”,彰显的是一张“安心床”背后的城市温度:深圳,以一座城的名义,让“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召唤有了更为具象的表达;让人才在深圳安心逐梦,让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为创业、就业的港澳台及外籍青年进一步提供便利的居住服务。(受访单位供图)
“多出的8天”,一座城的温度
“想去深圳了”“这是办实事的”“深圳很贴心啊!”“怎么申请?”
微博上,“来深毕业生免费7天住升级为15天”话题的讨论热度还在持续。网友们纷纷评论留言,为深圳贴心政策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申请等操作问题。
数据显示,新举措发布以来,相关免费房源需求旺盛。2月23日-26日,“深梦启航”高校毕业生租房服务计划在租住房6172套(安居乐寓房源6031套,寓见安居房源141套),累计共服务应届毕业生8524人次。此外,2月23日-27日,“深梦扬帆”计划共签约576人。
这“多出的8天”,体现的是深圳人才服务温度,也是深圳引才服务的缩影。深圳实施“深梦扬帆”“深梦启航”计划,自2013年在全国首创毕业生免费住宿政策以来,积极为青年提供“落脚第一站”;深圳大力保障各类人才住房供给,为50万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深圳累计为各类人才配租保障性住房超18万套,面向人才家庭配售住房近4万套。
“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无忧安居体系不断完善,让人才一来到深圳就有归属感。2024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长近20万,增量较2023年增长了55.4%,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名。
从“政策引才”,到“生态聚才”
2月28日,深圳影石创新科创板IPO注册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成为2025年科创板第一家注册获批的企业。
这家成立仅10年、由90后掌舵的深圳企业,以全景相机全球市占率67.2%、年营收近40亿元的业绩,在GoPro等国际巨头的围堵中成功突围。
提及当年为何选择深圳,影石创新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这样说:“立足深圳,在车程2小时内,我们能够获得最广泛的供应链和市场资源,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陈永强认为,深圳汇集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也为影石创新提供了一个绝佳环境,从研发到市场都有较强的支撑。
影石创新的选择,正是千千万万深圳民营企业的筑梦之路。数据显示,深圳民营企业从初创到科创板上市平均仅需13.35年,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13.25年,比全国快了1.71年;深圳民营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同样值得称道,深圳民营企业平均存续期约为6年,17%的民营企业存续10年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数十年积累的如同“毛细血管”般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极具配套能力的“1小时产业圈”,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产业生态。以深圳为中心,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车程内完成采购,1周内可实现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创新产品。
深圳的产业生态以及“链接全球”的枢纽能力,为天下英才在深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从“政策引才”,到“生态聚才”,深圳构建起政策引领、产业支撑、场景驱动的新型人才创业服务体系。
用足够耐心,打造人才“强磁场”
刚结束的深圳两会,“人才”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4年深圳市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全年深圳新引进人才入户10.4万人,新增高水平创新团队36个、高层次人才2000人、高技能人才5.2万人。深圳将全力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滚动完善“三个更加”人才政策体系,不唯地域、不问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遗余力引进、培养、使用、协作和服务各类人才。
“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人才培养,要做出革命性和颠覆性的科技成果,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要对此抱以足够耐心。”深圳市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表示,“一个人才的成长和城市环境、高等教育等多方面有关,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深圳有较好的基础,要认识其客观规律,保持足够耐心。”
同时,“耐心资本”首次出现在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深圳市政协委员、民建深圳市委会企业委常务副会长吕海阳表示:“打造耐心资本,当好耐心政府,倡导耐心社会,让中小型科技企业拥有‘慢下来’深耕的底气和‘快起来’奔跑的能力。”
展望2025年,深圳将树立全球视野更大力度引进人才,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顶尖人才、企业人才、创业人才、青年人才汇聚项目,创新海外引才、联合港澳引才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合作。
从政策创新,到重构人才生态,深圳以城市之名,用耐心打造人才“强磁场”。在深圳,每个创新想法都能找到生长土壤,每位逐梦者都能听到梦想拔节的声音。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在这片热土上,持续奏出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