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见闻:“西藏粮仓”奏响现代化丰收赞歌

❤

新华社拉萨9月11日电(记者刘洲鹏、晋美多吉)9月,沿着西藏拉萨至日喀则高等级公路驱车而行,日喀则白朗县巴扎乡的田野一片金黄,青稞穗儿沉甸甸地低垂着,随风波涛般此起彼伏。有的村民驾驶收割机,将成熟的青稞收割、堆拢成青稞堆;有的坐在田边的遮阳伞下,喝着温暖的酥油茶;还有满脸稚气的孩童手提茶壶,沿着田埂小跑,为父母送茶……

9月10日,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农民在收获青稞。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如此丰收场景与此前相比,大不相同。过去,村民得在田间搭上临时帐篷,应对正午的酷热,家离田地远的村民,有时还要在帐篷里过夜。“那时候真辛苦啊,家里7口人,要忙上一个多月才能把青稞收割完。”39岁的乃琼村村民拉巴旦增说,“现在我们夫妻两人花上不到一周时间,就可以把30多亩地都收完。孩子可以安心念书。”

在享有“西藏粮仓”美誉的日喀则,机械化、半机械化收割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劳作,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巴扎乡党委书记滕斌介绍,2014年乡里办起了合作社,全乡846户农户受益,村民们不仅用上了合作社的农机具,每年还能拿到上千元的入股分红。

合作社农机设备体系完善,包括大型拖拉机、旋播一体机、联合收割机等各类机械,共计36台。这些现代化的农机具不仅提高了青稞的收割效率,也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今年,乡合作社的青稞良种销售达316.23万斤,销售额高达1140万元,同比增长约40%。

9月10日,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秋收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巴扎乡所呈现的现代化秋收画卷,是日喀则,乃至整个西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缩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青稞产量达84.36万吨,播种面积达222.8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0万亩,青稞良种覆盖率达到93%,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以上。

巴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的主任多吉次旦今年在乡里忙得不亦乐乎。出生于日喀则的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推广先进的植保无人机,指导农民们如何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进行青稞的病虫害防治。乡里已经有5名村民获得了植保无人机驾驶证。

“几年前,想进行青稞田的病虫害防治,乡里得组织30多人排成一排,手工撒播农药。”多吉次旦说,现在只需要两台先进的植保无人机,就能轻松完成上千亩青稞田的病虫害防治任务。

秋风掠过,传来阵阵青稞香。田地里各式各样农机具的发动机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曲现代化的秋收合唱。“我们的生活,就像地里的青稞一样,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有滋味。”多吉次旦说。

一部“绿色编年史”

外媒:希腊前总理康斯坦丁·西米蒂斯去世 享年88岁

大米短缺,日本人把超市买空了

黑龙江省铁力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1

以急救组织:黎真主党对以北部无人机袭击造成61人受伤

只此“清”“绿” 中国电力企业绿色投资建设按下“加速键”

最适合补钙的春天 这几种菜建议多吃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发布雷雨大风红色预警

中国驻福冈总领馆紧急提醒冲绳地区中国公民注意防范海啸

年终报道·2023温暖中国丨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发现一例!28岁女性!极为罕见

山西省大同市发布寒潮黄色预警_2

秋收见闻:“西藏粮仓”奏响现代化丰收赞歌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刚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