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党工委聚焦城村企并存难治理、整治提升工程零散、测评整改不到位、政村投入不协同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效能问题,统筹引入院坝协商、财政奖补、村级投入、企业助力等积极要素,聚集四方力量,破解桥头社区太平老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路径。
“聚四力”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供图
聚民主协商之力,助力治理工作科学可行。为避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见子打子、主观单一、避重就轻等问题,街道党工委注重发挥群策群力作用,一方面,围绕桥头社区太平老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通过村级“四议两公开”收集民主建议10余条,形成整治提升项目实施共识。另一方面,借力政协协商机制,邀请政协委员到村,围绕“太平老村人居环境提升”开展院坝协商讨论,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政协委员、村中乡贤、村民代表及村庄周边项目企业代表近30人汇聚讨论,形成讨论建议20余条。民主协商意见建议均汇入整治提升方案与项目工程设计,有效助力整治提升工作科学可行。
聚奖补政策之力,夯实整治提升基础。街道党工委积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各级党委政府助村惠农政策导向,做好项目申报“事前”分析调研、“事中”细化编制、“事后”动态完善,获得100万元云南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设项目支持,用于桥头社区太平老村居民小组村内道路硬化、公共活动场地修缮、其他辅助设施建设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进一步筑牢基层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基础。
聚集体发展之力,让乡村“自治”更有为。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宣传引导,引导村民群众树立“人居环境促发展、搞好发展促人居”双向共赢意识,让村民群众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收集改造、绿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得到了真惠利,在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每月第三方测评中有了真荣辱。基于双向共赢意识基础,整治提升工作获得村民支持,村民群众主动有序腾让整治空间。此外,村集体也主动投入40多万元,助力太平老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
聚社会捐资之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科学借助基层党组织“兼职委员制”联席会议机制,街道党工委与昆明冬冬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搭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共建共治共享平台,昆明冬冬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安宁市红十字会定向捐资50万元,用于桥头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道路修缮工程及太平老村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
在“四力聚合”的推动下,桥头社区太平老村村企交界区域私搭乱堆多发、北侧道路长期坑洼不畅、村中空地扬尘积水常有、零星单点问题聚集多、村级整治推进心力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村庄环境“旧貌换新颜”。
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党工委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范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