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即将进入高发季节 这些健康知识家长一定要知道→

侠名

记者从疾控部门了解到,春季来临,气温回升,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又要到了,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升高。专家提示,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症状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4—7月为手足口病春夏季感染高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据了解,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 应加强预防

据介绍,患者和隐性感染者都可以是手足口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具有传染性,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对此,专家提示:

(1)避免接触患儿。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

(3)减少聚集。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环境通风。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清洁消毒。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6)接种疫苗。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奥宝:我把八段锦带回国教给家人

雄安新区公布37个“特岗特薪”岗位

2025年铁路春运启动 北京地区首趟旅客列车启程

第六次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部长会议召开

江西省吉州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长沙一小区地表沉降追踪:住建部门介入,已制定沉降部位填充方案,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老詹40一枝花,正是闯的年纪!约老师威少三双合璧!

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布全国首个域级城市大脑白皮书

每一笔都独一无二!陕师大坚持18年毛笔手写录取通知书

许国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幸福“提质”

黑龙江省逊克县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1

体育霸权主义正在破坏奥林匹克“承重墙”

手足口病即将进入高发季节 这些健康知识家长一定要知道→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刚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