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省山西出台办法“守护”文物安全

❤

中新网太原1月3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资源丰富保护难度大,此举意在打通文物安全责任“最后一公里”。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2023年12月1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实施办法》,并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于振龙介绍,山西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居全国第一;现存古建筑28027处,其中元代及元以前木构古建筑509处,占全国的80%以上,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筑均在山西。此外,唐代以来的1.2万余尊彩塑和5万余平方米的壁画,以及2800座古戏台,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白雪冰介绍,近年来,山西省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管理使用者直接责任落实不到位,法人违法、盗窃盗掘案件时有发生,文物火灾等文物安全隐患和风险依然存在,文物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升。

  《实施办法》明确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贯彻执行文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文物安全协调机制、依法督办、查处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和文物违法案件等责任。坚持“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打通文物安全责任“最后一公里”。

  白雪冰进一步表示,文物安全直接责任者是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的直接守护人,他们与文物朝夕相处,承担着各项具体安全管理职责,是文物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守卫者。“可以说,直接责任人是否明确、直接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影响文物安全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是决定文物安全的最关键因素。”白雪冰说。

  “下一步,山西省将加快探索卫星遥感在执法督察中的应用,对全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及时发现破坏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文物违法案件。完善文物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机制,坚决防止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推动文物执法监测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实时监督’的转变。”于振龙说。(完)

【编辑:刘阳禾】

河南省鹤壁市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_3

海口交警:海口三港待渡车辆约6000辆,请出岛小车暂勿到港

南方多地遭遇酷热“持久战” 浙苏沪局地突破历史极值

受台风影响,海南岛北部沿海将出现150到230厘米的风暴增水

宁夏中宁公安政务服务有温度

“线上+线下”“补贴+优惠”……教育部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空腹绝不能吃这2个水果,小心肠胃被伤透!铁打的胃也扛不住这样吃!

法国计划明年主办多边峰会 推动落实巴以“两国方案”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巴特勒:没有队友我拿不了三双 只想一场一场赢下去

探访浙江义乌“森林市场”:绿色生活什么样?

美国芝加哥周末枪击案频发 造成至少20人中枪4人死亡

文物大省山西出台办法“守护”文物安全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刚健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